欢迎光临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科普知识

陈素英:牢记使命 素心为民

发布时间:2020-11-06 10:05    文章来源:数据迁移
 

 

称为河南“小西藏”的卢氏县,地处豫西边陲,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三山两河两流域、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卢氏县有着“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等美誉,但因为山高路远,经济落后,曾经是全省县域面积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县。2016年以来,该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施策,持续攻坚,贫困发生率降至0.98%,158个贫困村有156个整村退出,“两不愁三保障”普遍达到。今年2月26日,经省政府研究批准,卢氏县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掀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一页。

在这项伟大成就中,卢氏县上千名基层扶贫干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扎根基层、顽强拼搏,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卢氏县科协驻卢氏县横涧乡陈家堎村第一书记陈淑英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素英来了,我们的工作更有底了”

陈家堎村是非贫困村,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98人,主要致贫的原因是因残、因病或者内生发展动不足等情况。因为村里没有什么主导产业,初到村里时,陈素英的工作压力不小。

压力面前,陈素英没有退缩。她很快融入到了当地的工作中,与“村两委”班子开始共同谋划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脱贫、村容村貌建设和村里经济发展等工作。

卢氏县科协主席李栋梁介绍说,陈家堎村“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女同志偏多,在电脑操作和公文的草拟上整体能力偏弱。陈素英到这里以后,主动承担起了这些工作,手把手地教大家。“有一段时间上报的材料太多,她胳膊都累肿了。”

“素英来了,我们的工作更有底了。”67岁的村支书杨小芳说起陈素英来,眼里满是赞许:“她为人谦和,凝聚力强,团结同志,不怕吃苦,村里的工作离不开她。”

“素英的作风硬扎哩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没得说”

“陈素英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来陈家堎村一年多村里变化很大,大家都很认可,展现了科协人的风貌。”陈家堎村扶贫工作包村领导、横涧乡纪委书记尚向民说。

陈素英与“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先从村容村貌的治理上下手。她相信,环境是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她身先士卒,带头开展村容村貌治理,让村干部养成到村首先打扫卫生的好习惯。时间久了大家都习惯了,现在村室周边的环境卫生经常保持得干干净净。与此同时,她还带领开展“文明诚信家庭”评选,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

在陈素英的带动下,现在村里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为改观,道路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垃圾投放有点,由此带动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扶贫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陈家堎村地处山区,村里的主要产业是种植核桃、烟叶、红薯和零散的养殖业等,没有上规模的支柱产业。结合陈家堎的实际情况,陈素英与“村两委”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核桃、连翘种植和发展蔬菜大棚上。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2019年,全村贫困户种植核桃树40亩,村里争取资金对种植核桃苗木的25户60人和种植连翘的22户50人进行奖励补贴,引导大家发展这两个产业。

作为一名科协工作者,陈素英充分发挥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在县科协的支持下,以“送科技下乡”“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专家走基层”等活动为载体,在村里开展经常性的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提高村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带他们走技术致富的路子。

“素英的作风硬扎哩很,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都没得说。”扶贫专干赵雪琴由衷地赞道:“我们打心里都服她。”

今年年初,面对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双重考验,陈素英和“村两委”通过采取“稳产业、稳就业、稳增收,严防各类风险”的“三稳一防”举措,以召开视频会议、发布招工信息等形式为全村群众发展产业、就业、增收提供坚强保证。

目前,陈家堎村在陈素英与“村两委”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因户施策实施精准帮扶,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引进、科技支撑、技能培训、推介就业等方式,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全村经济条件,群众生活、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素英是我的贴心人,对我跟亲人一样”

陈家堎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村里建档立卡的40户贫困户98人,是陈素英心里放不下的牵挂。

驻村后,陈素英立即投身到村务工作当中。来村报到的当天,她就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按照“扶贫先扶志、帮困不帮懒”这一原则,她与村干部一起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

对这40户贫困户,陈素英挨个上门了解情况,谈心交流,帮他们找门路、找出路,想方设法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她就以安排就业、帮扶外出务工等方式,使其增加收入;对动力能力不强的,她就介绍一些公益性岗位如护林员、保洁员等让其就业,使其家庭收入得到提高。

“扶贫先扶志”,对那些内生动力不强的帮扶对象,陈素英会不厌其烦地上门去谈心劝说,化解思想上的“疙瘩”。脱贫监测户刘小会,在她的精神帮扶下,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以前给他活他都不干,到现在哪里有活他都抢着去干,家庭收入提高了,日子也更有盼头了。

70岁的唐素珍老人,因为丈夫去世的早,自己又身患腰疾,丧失了参与繁重劳动的能力,生活因此陷入贫困,一度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陈素英得知了她的情况后,多次上门去找她聊天,帮她想办法,安排危房改造资金对她家的房屋进行修缮,同时还帮着在县城联系医院、专家给她看病。

陈素英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唐素珍老人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现在唐素珍老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村里的帮扶下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素英真是我的贴心人,对我跟亲人一样。”唐淑珍老人对记者动情地说。

目前,村里还有未完全脱贫的4户群众,让陈素英一直放心不下。她与“村两委”正在想办法给这些人安排一些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其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脱贫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拉下”她说。

“单位和家里的支持,为我干好驻村工作提供了保障”

扶贫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工作千头万绪,“白加黑”“五加二”是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

2017年在开展扶贫工作时,为了如期高质量完成扶贫档卡的整理工作,陈素英吃住在村里两个多月,家里人几乎就见不着她。期间公公出了车祸,家里人怕她分心没敢告诉她,后来她知道了,但因为当时正处在整理扶贫档卡的关键时期,她也没能抽身去医院伺候老人一天,只能抽出半天时间到医院看了看老人,晚上就又连夜赶回村里。

“对家人我一直很愧疚,特别是孩子,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老人也没能够照顾好。”说起这些,陈素英的眼眶红了。

陈素英的爱人对她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去年年底各级扶贫检查验收常常加班到很晚,没有班车回不了家。那些天,陈素英的爱人天天晚上去村里接她,第二天一大早再把她送到村里。平时只要是村里有急事或者乡里临时开会,他都会毫无怨言把她送去。“家人的关心支持,让我能够安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去,为我干好工作提供了保障。”

卢氏县科协只有3个人的编制,人手上本就捉襟见肘,李栋梁这两年一直抽调在县扶贫办第一督导组担任组长,但对陈素英的驻村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毫无怨言地支持她,主动承担了她在科协的工作。“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理解和帮助,他们背后的付出让我的驻村工作没了后顾之忧。”陈素英动情地说。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朴实中透着坚韧,平凡中藏着伟大,这是陈素英留给记者的印象。她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担当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基层科协人的动人风采!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余世春 曹安月 卢盼盼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