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学术> 老科协与反邪教

【老科协奖】2021年度“突出贡献奖”—— 孙 章

发布时间:2021-10-09 11:05    文章来源:数据迁移

孙章,男,汉族,19391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

孙章教授既是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又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退休后仍从事力所能及的教学和学术活动,在大学的课堂、行业的论坛、专业的学术会议上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报纸、杂志上也常能看到他的文章。

2005-2020年,他应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邀请,长期为SMBA(特设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讲授《管理学百年回眸》,曾获最受欢迎老师荣誉称号;在2009年第3期《科学》杂志上刊登文章《从科学管理、管理科学到管理文化》,并在中宣部培训班为各省区市宣传部长进行讲授。

他于1998年初创办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第一本专业期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填补了当时该领域科技期刊的空白。该刊系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82月又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定专业期刊。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提供的数据,2020年该刊影响力指数(CI151种同学科大类期刊中名列第24位。从创刊至今,他一直担任主编,经常撰写《时评》。2008年至今,他已发表时评”60余篇(其中有6篇与他人合作撰写)。

他撰写的《城市轨道交通百年回眸》一文,在上海《科学》杂志刊登后,被台北《科学月刊》作为封面文章全文转载。在2005年举行的纪念《科学》杂志创刊90周年大会上,此事被录入《科学》杂志史事汇要。他在2006年第3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高速铁路与磁浮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展望》;在2009年第1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科普的魅力》一文;在2009年第6期《科学》杂志上发表《名可名,非常名》一文。20101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这本书是“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城市轨道交通系列教材之一,他是第一作者。

20106月,他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的文汇科技创新沙龙上做了题为《拥有核心技术才是关键》的学术报告,其中谈到了铁路的层次问题,此文引起了当时铁道部长的关注。

针对我国个别轨道交通线路(如沪宁城际铁路)建设层次不清的问题,他的研究团队撰写了《轨道交通的层次结构》一文,发表在2010年第6期《科学》杂志上,并在东方卫视做科普节目。他指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构成了轨道交通的6个基本层次,而其关键参数平均站间距与最高运营速度之间必须匹配,并提出了用达速比概念对项目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这一观点现在已被设计部门接受。

20101126日《环球时报》英文版刊登了对他的采访:《中国新建铁路并非只追求速度》。2011121日,日本《朝日新闻》头版头条新闻里引用了他在日本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观点。124日我国《参考消息》刊登了译文。2011228日《报刊文摘》转载他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谈话——强调提高旅行速度与最高运行速度之比。2011年第3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他的《城市交通治堵纵横谈》一文。

2011523日他应铁道部邀请,参加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检查评估专家组工作。2011629日,他应邀赴匈牙利为布达佩斯技术经济大学作《中国高速铁路》的学术报告;巧合的是,这天早晨(当地时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当天播出了对他的专访,在访谈中,他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京沪高速铁路的特点和创新点。

2011年,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他受命参加了国务院调查组专家组工作,在温州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确认事故原因并总结教训。

他在2013年第1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幸福感的三维思考——兼议汽车共享》一文。在2013年第3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工程思维与创新思维》一文。20151126日,他在巴黎召开的法中绿色交通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美国高铁发展刍议》的演讲,论述了美国目前客运交通结构的局限性及其转型的复杂性。2016725日至27日,他带领同济大学老科协考察团一行7人,顶着38度的高温考察了中车旗下的三家企业与一家合资企业BST。在2016年第6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从高铁先进技术的追赶者到引领者——中国高铁技术的创新之路》一文。在2017年第6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复兴号开启中国铁路新时代》一文。20191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高铁丛书》,一套九本。该套丛书由他担任主编,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也是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他除担任《丛书》的主编外,还参加了《中国高铁发展战略》一书的编写。

20192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对他的专访《私家车应尽量不用于上下班》,引起关注,《海峡城市》加以转载,题目改为《大城市小汽车功能的再认识》。201966日,他在上海市工程师学会举办的继续教育公益讲座上,做了题为《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的演讲。2019927日,他在《每日经济新闻》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别报道专栏发表了《自主创新才是中国高铁的底气》一文。

202043日《上海科技报》以头条位置报道对他的采访,结合一起行车事故,谈智能铁路对保障安全的重要意义。202071日,他接受央视2套财经节目采访,在央视经济新闻联播节目中谈沪苏通铁路开通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意义。2020821日《上海科技报》在头版报道了他为郑州铁路局集团管理干部所作的演讲:《轨道上的城市群助力城市从疫情中重焕生机》。20201016日《上海科技报》发表他的文章《从中欧班列和高速铁路看流通效率》。2021312日《上海科技报》上发表了他的文章《努力打造快速轨道上的上海五大新城》。

退休后发表的主要论文、专著、建言献策及获奖情况等:

120089月他被授予“2006-2008年上海市高校退管系统老有所为精英奖

2)他应邀担任《彩图科技百科全书》第五卷《器与技术》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承担轨道交通章节的编写任务,20091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彩图科技百科全书》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20121月至6月,他参加由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承办的上海市地铁运营安全第三方独立评估工作,担任专家组组长。该项目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成果一等奖。

4201412月他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520156月他荣获上海市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

6201671日他被授予同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720171月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老科协奖

8)他曾荣获“2013-2017年度上海市老科协活动积极分子称号。他还受邀担任上海市委党校三分校(原建设交通委党校)荣誉教授。